击弦古钢琴(Clavichord)之发声原理:击弦古钢琴是在键的远端有金属制成的小片,叫做切线,切线从下方敲击琴弦,并且当键持续施压时不断地触击琴弦发音。演奏者可以通过按键的力度控制音量,并且可以通过对键盘或轻或重地持续施压,形成颤音(所谓的Bebung技术),这在别的键盘乐器中是不能产生的。
击弦古钢琴的击弦装置
击弦古钢琴(Clavichord)之音域:最早的击弦古钢琴音域有限,一般不超过二十个琴键,音量很弱。重击琴键时,由于琴弦震动幅度过大,会造成琴弦的张力过大,导致走音。此外,击弦古钢琴的琴弦较短,音域无法扩张,因此,演奏者多半只需用三个手指来演奏。
击弦古钢琴(Clavichord)之结构发展:早期的击弦古钢琴被称为“分弦击弦古钢琴”(含码条),就是有几个键(可以达到4个键)可以击到同一根琴弦或一组琴弦的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音高。后来出现“不分弦”乐器(无码条),一根或几根琴弦一个音。到17世纪初期,进一步发展为两根或三根琴弦一个音,产生更和谐,更大的声音。
含码条击弦古钢琴
据有关文字资料记录:1404年文献首次记载击弦古钢琴。现存最早的击弦古钢琴,制造于1537年,保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;另一架琴是1543由多美尼科制造,现存在莱比锡、卡尔•马克思大学的乐器博物馆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