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皮耐琴、维吉那琴和羽管键琴一样也是拨弦发音。
斯皮耐琴是小型的拨弦古钢琴。1503年因其发明人吉奥凡尼•斯皮耐而得此名。斯皮耐琴有不同形状,翼形的斯皮耐琴被称为“bentside spinet”,它的琴弦是斜着排列,别弦钉在键盘后面。
斯皮耐琴
维吉那琴是一种长方形的拨弦古钢琴,每根弦一个音符,与琴键平行。其名称源于拉丁文“Virginalis”,意即“处女”,十七世纪绘画“女人,维吉那琴和男子”,作者让•维米尔(Jan Vemeer),在当时的绘画中可以看出维吉那琴是由年轻女子演奏的乐器。
维吉那琴
拨弦机械装置的核心是“顶杆”,即键盘末端的细长木条。顶杆上端是制音器,压在琴弦上。琴弦下是拨子,固定在顶杆上的木制舌片上。按动琴键时,顶杆上升,抬起制音器,拨子拨动琴弦发音。木舌片是上下活动的,松开键盘时,顶杆下降,拨子绕过琴弦回到原位。制音器回位,止住振动。